当前网站点击量:65559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任课老师
王海杰

【基本情况】

王海杰,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潍坊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1974年参加工作。1979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学系本科。1984年在浙江医科大学全国高师班学习。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卫生部西安医科大学英语培训中心学习。1992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留学,1996年毕业于信州大学医学院,获甲级博士学位。1997年在日本信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学习英语。200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Boyer分子医学中心留学。2024年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银龄教师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学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分化与移植、细胞自噬、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与肿瘤转移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上海市国际合作基金6项。《Basic Research of Cardiology》、《Theranostics》、《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作为导师,指导的博士生获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任《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副主编和《Tissue and Cell》、《解剖学报》、《解剖科学进展》编委。

【教学情况】 

开设并主讲博士生课程《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临床心脏解剖学》和《临床血管解剖学》,主讲硕士生课程《高级局部解剖学—胸部》、八年制本科生课程《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讲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体奥秘》、研究生暑期开放课程(FIST课程)《现代细胞培养与应用技术》和博士生课程《实用细胞培养技术》。主持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4期。

【参编著作】 

主编国家卫健委“十二五”和“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临床应用解剖学》(第1、2版)、国家卫健委“十二五”本科八年制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人体系统解剖学》(第2 – 5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临床局部解剖学》(第1、2版)、上海市科技著作出版资金资助专著《实用心脏解剖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资助专著《临床血管解剖学》、《人体局部解剖学》(第2、3版)、《临床神经解剖学》、《英汉人体解剖学词典》等,副主编国家卫健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教材《人体形态学》(第3、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Textbook of Systematic Anatomy》(第3版)和中国出版集团“十二五”规划教材《Systemic Anatomy》等。主译《Netter Atlas of Human Anatomy》和《Short Protocols in Cell Biology》。主审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系列《局部解剖学》。参编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34种、参考书8种。参译专著5部。获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和首届复旦大学优秀教材奖一、二等奖。

【发表论文】 发表科研论文180 多篇。 

近期第一作者论文: 

1. Effect of corelease of nitric oxide and prostaglandins from macrophages on relaxation of lymphatic smooth muscle (Microcirc Ann 1997) 
2. Activated macrophage-mediated endogenous prostaglandin and nitric oxide-dependent relaxation of lymphatic smooth muscles (Jpn J Physiol 1997)
 
3. Macrophage-induced nitric oxide and prostanoid dependent relaxation of arterial smooth muscles. (Can J Physiol Pharmacol 1997)
 
4. Identification of pelvic lymph nodes with chlorophyllin after injection into the uterine cervix: a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Lymphology 2001)
 
5. Lymphatic drainage, lymph node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Acta Anatomica Nipponica 2002)

6.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o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US Chin J Lymphol Oncol 2003)
 

7.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induced differentiation of CD34+CD133+VEGFR-3+ EPCs towards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 Jpn J Lymphology 2005)。 

8.Zhou P, Yu SN, Zhang HF, Wang YL, Tao P, Tan YZ, Wang HJ (2023). c-kit+VEGFR-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cardiovascular cells and repair infarcted myocardium after transplantation. Stem Cell Rev Rep, 19(1): 230-247.

9.Tan YZ, Shen HR, Wang YL, Wang QL, Wu XP, Yu SN, Wang HJ (2023). Retinoic acid released from self-assembling peptide activates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and enhances repair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Exp Cell Res, 422(1): 113440.

10.Guo HD, Wu JH, Wang HJ, Tan YZ (2024). Delivery of stem cells and BMP-2 with functionalized self-assembling peptide enhances regeneration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Stem Cell Rev Rep, 20(6):1540-1554.

11.Tao P, Zhang HF, Zhou P, Wang YL, Tan YZ, Wang HJ (2024).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alleviat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senescence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via activating autophagy. Stem Cell Res Ther, 15:370. 

【学术报告】 

      曾 6 次被特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曾获得 “胸导管的引流途径及其周围淋巴结研究”(第 1 位,1991年)、“胸导管的引流途径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 第1 位,1993 年)、“胸导管的引流途径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第 1 位,1993年)、 “左心室条束的形态、电生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第 2 位,1993 年)和 “叶绿素显示液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研究”(第 2 位,1996 年)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五项。 

【科研获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7 项 

【研究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 


 

 

Copyright©2018上海市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1号 邮 编:200030 沪ICP备:16018209